<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从境内长山遗址考证,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梨树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肃慎、夫余、高句丽、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迭居。清朝初期,县境南部为盛京西流水围场一部,北部为蒙古达尔罕王游牧地。1803年(嘉庆八年),蒙王招垦,始有山东、河北等地汉民徙入。1821年(道光元年),昌图厅在梨树设分防照磨官署,辖9个社,驻地奉化社。1878年(光绪四年)设县治,名为奉化县。因与浙江省奉化县重名,1914年更名梨树县。

        梨树关东农耕博物馆

        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历史悠久。远古时期,中国就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更不要说后世灿烂的农业文明了。关东先民,以满蒙等少数游牧民族为主,以渔猎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相对于中原农业,关东农耕开发比较晚近。特别是“闯关东”的山东、河北、山西的“流民”,给关东大地带来了完整的农耕文化,关东农耕自然就成为中原的嫡传支脉了。漫长的农耕文化,伴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休养生息,就形成了我们的文明史。而今现代文明的社会潮流,正无情地冲击着传统文化,如果我们忘记了我们的农业文明,就必然会忘记历史、忘记乡土、忘记家国。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发展乡村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山水乡愁就是我们的“根”。而加强文化遗存保护,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乡镇,就是留住“乡愁”。我们建设“吉林梨树关东农耕博物馆”,就是要抢救历史文化遗产,挽救日渐稀少、濒临失传的古老物件。我们至少要为后代留住时代的缩影、留住念想,当然也就留住了“根”。

        梨树县博物馆

        梨树县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隶属于梨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馆址为吉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占地面积1709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现有藏品3254余件,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为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单位。1946年4月5日——5月18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和政委罗荣桓等东北民主联军首长曾以这里为指挥部,指挥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战役——四平保卫战,史称“东方马德里”。四平保卫战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东北进行的第一次大较量,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大的城市防御战,对后来的东北战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的典型战例。梨树县博物馆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战斗业绩和革命精神为内涵,在旧址内举办了“四平保卫战指挥部作战室陈列展”、“红色记忆——四平保卫战战史展”、“红色旋律——当今梨树成就展”和“韩州古韵——梨树历史文物展”专题展览,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革命斗争历程和梨树大地悠久的历史文明。

        偏脸城

        位于梨树县城北十里处,昭苏太河北岸。是辽金时代一座大型古城,系自燕京(北京市)至金上京(黑龙江省阿城县)的交通要道上,是当时宋至金的必经之路。偏脸城古称昭苏城、列苏城,又叫梨树城,后因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形如偏脸状,因而称之为偏脸城。城为正方形,每面二里。城基宽约三、四丈,墙外有复墙一道。四角炮台高出三、四尺。四门均有瓮圈门二,各门枕石仍卧门旁。是辽金时代通向祖国内地的交通要道、军事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128、1130年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掳曾在此囚居。